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内科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己免疫成人两性疾病。SLE以年轻女人好发,典型症状是面部蝶形红斑,并伴有多脏器的受累。
1、病因和发病机制
SLE的病因尚不了解,现在觉得与病毒、性激素、环境原因(阳光照射)、药物(普鲁卡因酰胺、肼苯达嗪、氯丙嗪)等有关。
2、临床表现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肾功能衰竭和感染是SLE的主要致死缘由。
1.发热
无肯定热型。
2.皮肤黏膜损害
容易见到于暴露部位出现对称的皮疹,典型者在双面颊和鼻梁部有深红色或紫红色蝶形红斑在手掌的大小鱼际、指端及指(趾)甲周围也可出现红斑,这类都是血管炎的表现。活动期病人有掉头发、口腔溃疡。
3.关节与肌肉疼痛
大部分关节肿痛是首发症状。
部位:受累的关节常是近端指间关节、腕、足部、膝和踝关节。呈对称分布,较少引起畸形。肌痛,有时出现肌炎,但极少引起肌肉萎缩。
4.脏器损害
1)几乎所有SLE患者均有肾脏损害,约半数病人有狼疮性肾炎,一旦进步为尿毒症,则成为病人死亡的容易见到缘由。
2)部分病人有心包炎。
3)肺部感染,体温升高,听诊有湿哕音。
4)神经系统损伤。出现中枢神经损害常预示病变活动、病情危重、预后不好的。
5)血液系统最容易见到的是正色素细胞性贫血。
3、有关检查
免疫学检查:
1.抗Sm抗体:抗Sm抗体是SLE的标志抗体。
2.抗双链DNA抗体对确诊SLE和判断狼疮的活动性参考价值大。
4、治疗要素
(一)一般治疗(见护理)
(二)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现在治疗SLE的最佳选择药,一般使用强的松,病情好转后缓慢渐渐减量,预防反跳。
2.非甾体抗炎药均为口服药,常见的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等。
3.抗疟药主要治疗盘状狼疮,一般用磷酸氯喹。
4.免疫抑制剂易复发但因紧急不良反应而不可以用激素者。常见的有环磷酰胺、硫唑嘌呤。
5、护理问题
皮肤完整性受损表现为皮肤黏膜红斑、溃疡、紫癜与SLE致使的皮损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
6、护理手段
1.密切察看病情
2.注意活动与休息
急性期及疾病活动期应卧床休息缓解期可适合活动。
3.做好皮肤护理
挂厚窗帘以免阳光直射,病室做紫外线消毒时安排患者回避。患者应防止在烈日下活动,必要时穿长袖衣裤,戴遮阳帽、打伞,忌讳日光浴。维持皮肤的清洗卫生,可用清水冲洗皮损处,每天3次用30℃左右温水湿敷红斑处,禁忌使用碱性肥皂,防止化妆品及化学药品,预防刺激皮肤。
维持口腔清洗及黏膜完整;掉头发的患者应降低洗头次数,每周2次为宜,忌染发、烫发、卷发。
4.预防感染
SLE病人抵抗力差,易发生感染。患者宜住单间,降低探视。
5.药物护理
激素类药物勿擅自停药或减量以免导致疾病治疗“反跳”。
非甾体类抗炎药胃肠道反应多,宜饭后服,具备肾毒性,伴肾炎者禁用。
抗疟药引起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故应按期查眼底。
免疫抑制剂毒性较大按期查血象、肝功能。
6.饮食护理
饮食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防止刺激性食物。忌食含有补骨脂素的食物,如芹菜、香菜、无花果等。肾功能损害者,应给予低盐饮食,适合限水,并记录24h出入量;尿毒症病人应限制蛋白的摄入;心脏明显受累者,应给予低盐饮食;消化功能障碍者应给予无渣饮食。
7.心理护理
7、健康指导
同时防止疲劳、预防接种及服用诱发本病的药物等。
SLE好发于育龄女人,病人应该注意避孕,并在大夫指导下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