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卫生资格考试网

脑炎病人的内科护理常规

来源:www.Limpn.com 2024-12-09

脑炎病人的内科护理常规

1.知道接触史,明确有无病毒感染史及有无精神异常。

2.察看患者头痛。恶心。呕吐性质,有无脑膜刺激征。

3.有无癫痫发作及其程度。持续时间。部位和频率。

4.察看生命体征变化意识。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及瞳孔。

1.颅压高的患者要遵医嘱给脱水剂,脱水药速度要快。

2.动态察看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准时报告医师。

3.癫痫发作的患者,遵医嘱准时给药,尽快控制发作。

4.意识障碍患者根据意识障碍护理常规实行。

5.精神异常的患者应该注意安全,专人护理,加用床挡,必要时给予约束。

6.隐球菌脑膜炎的患者用二性霉素b时,注意避光,静脉点滴速度要慢,预防输液反应及察看药物的不好的反应。

7.心理护理:与患者交流,解说有关常识,增强患者的信心和自理能力。

1.病室安静,空气新鲜,温度适合,有防蚊手段,光线不适合过强,以免诱发惊厥。

2.饮食护理,保证入量,给予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可以进食者可给予鼻饲饮食。

3.维持口腔卫生,作好口腔护理。

4.注意皮肤护理,每天两次。四肢强直性惊挛。握拳者天天洗净擦干手心,手心可握纱布卷。

5.尿潴留患者,留置导尿期间,注意尿道口清洗。

6.眼部有分泌物的患者,需准时用生理盐水洗净,遵医嘱滴入眼药水。

7.作好恢复期患者护理,加大肢体康复训练。

1.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疾病的防治及急救常识。

2.指导家属学会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办法。

相关文章推荐

12

09

自发性气胸内科护理要素

自发性气胸内科护理要素病情察看:1.察看病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的程度,准时与大夫联系采取相应手段。2.依据病情筹备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导流术的物品及药物,并准时配合大夫进行有关处置。3.察看病人呼吸、脉搏、血压及面色变化。4.胸腔

12

09

肾盂肾炎患者的基础护理手段

肾盂肾炎患者的基础护理手段(一)休息急性发作期的第1周应卧床休息,慢性肾盂肾炎病人一般也不适合从事重体力活动。(二)饮食及饮水指导进食清淡并含丰富营养的食物,补充多种维生素。多饮水,一般天天饮水量要在2500ml以上,督促病人2h排尿1次

12

09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内科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内科护理1、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引起肠道和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最容易见到,如:柯萨奇病毒A和B2、临床表现1.病前1~4周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病史,多数病人有疲乏、胸闷、心悸、心前区隐痛等心肌受累的表现,与体温不成比率的心动过速

12

09

泌尿系统疾病内科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内科护理(一)肾性水肿是肾小球疾病最容易见到的临床表现。肾性水肿分为两类:1)肾炎性水肿缘由: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基本正常,引起“球一管失衡”。病因:多见于急、慢性肾炎。2)肾病性水肿:缘由:长期、很多蛋白尿导致低

12

09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内科护理

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内科护理1、病因和发病机制国内以胆道疾病最为容易见到,海外除胆石症外,很多饮酒是主要病因。(一)胆道疾病其中以胆石症最为容易见到。(二)胰管梗阻(三)十二指肠*邻近部位的病变(四)酗酒和暴饮暴食可刺激胰腺很多分泌,引起十二指

12

09

慢性胃炎患者的内科护理

慢性胃炎患者的内科护理(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慢性胃窦炎(B型胃炎)最容易见到,病变以胃窦部为主,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2.慢性胃体炎(A型胃炎):少见,病变以胃体和胃底部为主,此型主要由自己免疫反应引起,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而发生恶

12

09

腹泻的内科护理

腹泻的内科护理(一)容易见到病因1.急性腹泻以食物中毒、急性传染病为最容易见到。饮食不当、变态反应成人两性疾病、化学药品和毒物的刺激也可引起。2.慢性腹泻(1)肠源性腹泻:如慢性肠道感染、肠道肿瘤、慢性非导性炎症。(2)胃源性腹泻:如慢性

12

09

恶心、呕吐的内科护理

恶心、呕吐的内科护理(一)容易见到病因1.中枢性呕吐容易见到于颅内压增高;代谢性酸中毒;洋地黄类中毒;感觉到不卫生的环境、气味等。2.周围性呕吐容易见到于胃黏膜受刺激、幽门梗阻等;腹腔脏器急性炎症、肠梗阻等;晕动病、迷失方向炎、美尼尔综合

12

09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内科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内科护理1、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引起肠道和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最容易见到,如:柯萨奇病毒A和B2、临床表现1.病前1~4周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病史,多数病人有疲乏、胸闷、心悸、心前区隐痛等心肌受累的表现,与体温不成比率的心动过速

12

09

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内科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血提供急剧降低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发生紧急持久的缺血致使心肌坏死。(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在冠状动脉紧急狭窄的基础上,心肌缺血达1h以上,即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二)临床表现1.先兆表现新发生的心绞痛

卫生资格学习 热门搜索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