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
1、正常的体液容量、渗透压、电解质含量及酸碱度是维系机体代谢和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
2、体液平衡失调有3种表现,即容量失调、浓度失调和成分失调。
3、成年男士体液量约占体重60%;女人体液约占体重50%;幼儿可高达70%=80%.
4、细胞内液大多数坐落于骨骼肌内,约占男士体重的40%;约占女人体重的35%.男士、女人 的细胞外液均占体重20%,其中血浆量约占体重15%.
5、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多数的组织间液能飞速的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获得平衡,这在保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备要紧用途。
6、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Na+,主要阴离子为CI-、HCO3-和蛋白质。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K+和Mg2+,主要阴离子为HPO42-和蛋白质。
7、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稳定由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来恢复和保持血容量,通过下丘脑=神经垂体=抗利尿系统来恢复和保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血容量与渗透压相比,前者对机体更为要紧。
8、人体液的H+浓度维持在肯定范围内,使动脉血浆pH维持在7.35~7.45.
9、血浆中要紧的缓冲对有HCO3- /H2CO3、H2PO4-和Pr-/HPr.
10、脏器调节,肺和肾。
11、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型缺水,水和钠等比率丢失,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可维持正常。
病因:都是急性的
临床表现:缺水症状:不感觉口渴,眼窝凹陷,尿少,口唇干,皮肤弹性低;?缺钠症状:恶心、畏食、乏力;
程度:体液丧失达体重5%,血容量不足表现;体液丧失达体重6%~7% 休克表现明显。
处置原则:处置病因,预防水、钠继续丧失。一般使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尽快补充血容量。
中心静脉压:正常为5=12cmH2O
护理手段:保持充足的体液量:去除病因,推行液体疗法,准确记录液体输入量,疗效察看;降低受伤害的危险:监测血压,打造安全的活动模式,加大安全防护手段;健康教育。
12、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6%.
14、低钾血症: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 mmol/L.
病因:钾摄入不足;钾丧失过多;体内分布异常
临床表现:
肌无力;消化道功能障碍;心脏功能异常;④代谢性碱中毒:肾远曲小管Na+、K+交换降低,Na+、H+交换增加,使排K+增多,故尿液呈酸性为反常性酸性。
辅助检查:缺钾时典型的心电图为?早期:T波减少、变平或倒置;?晚期:ST段降低、QT间期延长、出现U波。
处置病因:口服补钾?静脉补钾的原则:静脉滴注,浓度<3%,滴速<80滴/分,每日补钾量<8克/天,见尿补钾,随时鉴别血钾浓度。
护理手段:恢复血清钾水平:病情察看,降低钾的丢失,遵医嘱补钾;降低受伤害的危险。 15、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胃液丧失过多;碱性物质摄入过多;低钾血症 ;利尿剂的用法。
16、呼吸性酸中毒: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可以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致血液中PaCO2增高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临床表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紫绀、头痛、躁动不安等。
17、呼吸性碱中毒:肺泡通气过度,体内CO2排出过多致PaCO2减少而引起的低碳酸血症。
18、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超越5.5 mmol/L.
病因:钾排出降低;钾分布异常
临床表现:血清钾大于7mmol/L者,几乎都有异常心电图的表现。
辅助检查:典型心电图表现为早期为T波高而尖,QT间期延长,随后出现QRS波增宽,PR间期延长。
处置:减少血清钾浓度:促进K+转移入细胞内 ;促进K+排泄。
对抗心律失常:因钙与钾有对抗用途,故给予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缓慢推注。
19、血清钙浓度为2.25=2.75mmol/L.
20、代谢性酸中毒:指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丢失过多。
临床表现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呼吸深而快,辅助检查有动脉血气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