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石症的理化性质
尿石多是混合性结石,成分中以草酸盐、磷酸盐、尿酸盐为多见,第二为碳酸盐、胱氨酸、黄嘌呤等,但以其中一种成分为主。
肉眼察看,草酸盐结石多为棕褐色,质坚硬,表面呈颗粒或刺状如桑椹,X线不容易透光;磷酸盐结石多为灰白色,质脆,表面较粗糙,常存在分层结构,有时随肾盂形状长成鹿角形结石,X线亦不容易透光;尿酸盐结石多为黄色或棕黄色、质硬、表面光滑,园形或随园形,X线常能透光。
绝大多数结石含钙,约占尿石的90%以上,95%左右的尿石,在经适合筹备后所摄的X线照片上可显影。
膀胱肿瘤的病因
膀胱肿瘤较容易见到,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0%左右,在国内发病率居泌尿系肿瘤第一。本病男多于女,约为4:1,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且随年龄增大而发病率增加。但近年来30岁以下发病者有所增加,20岁左右的病人也时有所见,总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本病在初次诊断时大多病变局限,但约有6%患者已有远处转移。膀胱肿瘤治疗后复发率极高,一旦复发,其生物学行为也随之改变,总是向更高的病理级别及临床分期进步。
病因
膀胱肿瘤病因复杂,真的的发病缘由尚不完全了解,据临床察看及实验研究的结果,可能与下列原因有关。
外源性致癌物质;非常早注意到在工业发达国家里直接从事于苯胺染料的工人,膀胱癌发病率非常高,且发病率随工龄增长而升高。后经临床察看及实验研究发现,β-奈胺和联苯胺类化合物对致癌有关,进一步查明了这种物质的代谢产物如硫酸对偶2-氨基 -1苯酚在尿中排出的浓度高出正常值200倍,若使尿液分流不经膀胱排出,则膀胱组织不发生癌变。除此之外,抽烟、日常所接触的致癌物质等也被觉得是诱发膀胱癌的病因之一。
内源性致癌物质:色胺酸和菸酸代谢异常,其中间产物邻羟氨基酚类物质,能直接影响细胞的RNA和DNA的合成,具备致癌性能,膀胱肿瘤患者尿内色胺酸代谢产物增多。
其它致癌原因:患埃及血吸虫病后,因为膀胱壁中血吸虫卵的刺激容易发生膀胱肿瘤。国内血吸虫病由日本血吸虫病所致,不引起这种病变。膀胱粘膜白斑病、腺性膀胱炎、结石、长期尿潴留,某些病毒感染等也是诱发膀胱肿瘤的病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