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各期患者的护理要素
1、内科疾病各期患者的特征
1.急性病期
急性病期(或急性病)起病急骤、进展飞速、病势凶猛,自觉症状明显,常致使患者不好的心理反应。
2.慢性病期
病期冗长,身体有不可逆转的病理变化,不可以完全康复。病情时好时坏,疗效不显著,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导致患者很多躯体痛苦和精神折磨。
3.疾病康复期
疾病或理化原因导致的组织器官的器质性改变已基本修复,进人了健康好转或功能恢复阶段,特殊状况下或留有后遗症、废用性残疾。
4.老年人护理
老年人的脏器和神经系统功能有所衰退,代偿能力和免疫功能减低,常有多种疾病并存。
2、各期患者的护理手段
1.急性病期患者的护理
(1)心理护理:护士应付患者认真负责,以诚相待,护理技术操作要准确熟练,以使患者消除疑虑,有安全感,提升配合诊疗和护理的积极性。
(2)加大病情察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人体的生命体征,是体现人体基本状况的靠谱指标。急性病期的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加大察看,认真测量和记录。
(3)疾病护理:依据患者存在的护理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手段。如针对炎症、高热、食欲衰退等问题,可以给予抗感染治疗、降温护理、口腔护理、补充液体、改变膳食、鼓励进餐,以保证营养、增强抗病能力。
(4)健康教育:选择合适的时间,依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对患者进行康复和保健预防常识的宣传教育。
2.慢性病期患者的护理
(1)心理护理:对疾病导致患者的痛苦和悲观失落感,护士应予以理解和同情。鼓励患者疏泄抑郁和烦恼,并和患者多谈心,使其提升认识,要坚持治疗、适合训练,病情是可以得到长期缓解的。
(2)补充营养:因疾病导致患者较长期的机体和心理精神的影响,有长期消耗和食欲不强的现象,所以应该注意补充营养。
(3)帮助和练习患者自我照顾:第一要使患者消除依靠思想,并要依据实质状况进行积极的和安全的练习。
(4)对并发症和药物不好的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5)指导自我护理:指导患者知道所患疾病的发生和进步的过程、诱发原因,以预防病情反复。指导患者知道所患疾病或许会发生什么并发症及其缘由,以预防发生并发症。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社会活动,提升生活的自理能力。
3.康复期患者的护理
(1)心理护理:帮助急性病康复期患者克服过于急躁或过于谨慎两种不好的心理状况,指导患者渐渐康复。帮助慢性患者及有残疾的患者解除消极的思想顾虑,提升主观积极性,努力恢复和适应正常功能。
(2)功能训练:依据具体患者的病情进行指导,康复训练的类型、强度、时间和次数也要依据变化适合调整。
(3)培养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帮助患者心理康复,正确对待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拟定适合的训练计划,提出适当的膳食建议。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坚持训练和自我保健,对生活充满信心。
4.老年人的护理
(1)心理护理:帮助老年人树立“适应自然、防病防伤、随遇而安、无往不乐”的生活态度。在力所能及的原则下,注意提升生活能力和社会能力。因为老年人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活,在护理过程中应适合减慢速度,便于老年人着装、进餐、沐浴和谈话有充裕的时间,心情放松,以维护老年人的自尊和自信。
(2)维护生理功能:维持合理营养,保证充足睡眠,维持适合活动,促进排泄。
(3)减轻疼痛不适:疼痛常与焦虑随着,因此要多加关注。可采取减轻或消除疼痛的一些手段。如与老人多交流、放松疗法、按摩、音乐治疗及药物治疗等。
(4)并发症、意料之外事件的预防及护理:加大晨晚间护理、加大安全防范。如外出活动要有人伴随,预防地滑跌伤;进食不适合过快,以防哽噎;老年人皮肤干燥角化,洗澡不勤,洗澡水温宜在40℃以下,洗澡时间不适合超越30min;大小实惠用坐位,预防久蹲引起一过性脑缺血;对用降压药的老人,变换体位时动作要慢,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5)加大用药监护:要密切察看用药反应,看重老年人的自我感觉。经静脉输入药需要控制滴速,一旦出现轻微反应,应立即作必要的处置。对在家自己服药的老必须要给予详细指导。
(6)保健指导:使老年人应有脑体交替活动的生活步伐,不适合疏于活动;要维持稳定愉快的情绪;对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指导自我护理的常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