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专业代码323)
(标记有“*”部分为非烧伤外科学专业职员须学会,考试报名烧伤外科学专业职员须学会以下全部内容)
单元 | 细目 | 要素 | 科目 | 需要 |
1、概论 | 1.病因学 | *烧伤缘由及分类 (1)热烧伤 (2)化学烧伤 (3)电烧伤 (4)放射烧伤 (5)冷伤 | ②+③ | 熟练学会 |
2.烧伤程度的估计 | (1)*烧伤面积的估算办法(九分法、手掌法) (2)*烧伤深度的估计(三度四分法、四度五分法、烧伤深度的判断、病理学改变) (3)*烧伤紧急程度的估计 | ②+③ | 熟练学会 | |
3.烧伤急救处置 | (1)*烧伤急救原则 (2)*烧伤急救处置办法 (3)*危重伤员急诊处置程序 | ②+③ | 熟练学会 | |
2、烧伤休克 | 1.烧伤休克 | (1)发病机理 (2)病理生理特征 (3)*诊断 (4)*监测 (5)*液体复苏策略 (6)其他治疗 | ③ | 熟练学会 |
②+③ | ||||
③ | ||||
2.烧伤休克延迟复苏 | (1)定义 (2)特征 (3)治疗 | ③ | 学会 | |
3、创面处置与修复 | 1.烧伤创面处置与修复原则 | (1)不同面积烧伤创面处置原则 (2)不同时期烧伤创面处置原则 (3)不同深度烧伤创面处置原则 (4)难治性创面处置原则 | ③ | 熟练学会 |
2.烧伤创面处置办法 | (1)*包扎疗法 (2)*半暴露疗法 (3)*暴露疗法 (4)浸浴疗法 (5)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办法、机会 (6)常用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和应用原则 | ②+③ | 熟练学会 | |
③ | ||||
4、吸入性损伤 | 1.病因学 | (1)*概念 (2)*致伤原因 | ②+③ | 熟练学会 |
2.临床诊断与治疗 | (1)*诊断 (2)治疗 | ②+③ | 熟练学会 | |
③ | ||||
5、烧伤感染 | 1.有关定义 | 菌血症、败血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 | ③ | 学会 |
2.烧伤感染的特征 | (1)*烧伤感染的渠道 (2)烧伤创面脓毒症 (3)烧伤容易见到致病菌类型及特质 (4)烧伤感染的防治 | ②+③ | 学会 | |
③ | ||||
3.抗生素治疗原则 | (1)烧伤容易见到感染的抗生素治疗 (2)烧伤创面的抗生素治疗 | ③ | 学会 | |
6、烧伤免疫 | 1.烧伤后免疫功能失衡 | (1)细胞免疫 (2)体液免疫 | ③ | 知道 |
2.烧伤后免疫失衡的调理 | 烧伤常用免疫调理药物的用法 | ③ | 知道 | |
7、烧伤后代谢与营养治疗 | 1.烧伤后代谢变化 | (1)烧伤后的特征 (2)能量代谢特征,蛋白质、脂肪、糖代谢的特征 | ③ | 学会 |
2.临床营养治疗 | (1)营养不好的的诊断 (2)营养补充的渠道、机会、类型和供给量 | ③ | 学会 | |
8、特殊缘由烧伤 | 1.电烧伤 | (1)*概念 (2)临床特征 (3)*治疗原则 | ②+③ | 学会 |
③ | ||||
②+③ | ||||
2.化学烧伤 | (1)*不同化学物质致伤的临床特征 (2)*治疗原则和办法 | ②+③ | 学会 | |
3.放射烧伤 | (1)临床特征 (2)治疗原则 | ③ | 知道 | |
4.冷伤 | (1)临床特征 (2)治疗原则 | ③ | 知道 | |
9、特殊部位烧伤 | 1.定义 | (1)概念 (2)不同部位烧伤的治疗原则和办法 | ③ | 学会 |
2.手烧伤 | 不同部位手烧伤的治疗原则和办法 | ③ | 学会 | |
10、紧急烧伤容易见到并发症 | 1.烧伤并发急性胃肠粘膜损伤和应激性溃疡 | (1)发病机制 (2)诊断 (3)*防治 | ③ | 学会 |
②+③ | ||||
2.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 (1)发病机制 (2)诊断 (3)*防治 | ③ | 学会 | |
②+③ | ||||
3.烧伤并发ARDS | (1)发病机制 (2)诊断 (3)*防治 | ③ | 学会 | |
②+③ | ||||
4.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 (1)发病机制 (2)诊断 (3)*防治 | ③ | 学会 | |
②+③ | ||||
十1、烧伤复合伤 | 1.烧伤、冲击伤复合伤 | (1)致伤原因 (2)发病机制 (3)诊断和治疗 | ③ | 学会 |
2.烧伤、放射伤复合伤 | (1)致伤原因 (2)发病机制 (3)诊断和治疗 | ③ | 学会 | |
3.烧伤、冲击伤、放射伤复合伤 | (1)致伤原因 (2)发病机制 (3)诊断和治疗 | ③ | 学会 | |
4.烧伤、创伤复合伤 | (1)致伤原因 (2)发病机制 (3)诊断和治疗 | ③ | 学会 | |
十2、创面修复材料 | 1.生物材料 | (1)特征 (2)适应证 (3)用原则 | ③ | 知道 |
2.合成材料 | (1)特征 (2)适应证 (3)用原则 | ③ | 知道 | |
3.细胞培养模片 | (1)特征 (2)适应证 (3)用原则 | ③ | 知道 | |
4.复合皮 | (1)特征 (2)适应证 (3)用原则 | ③ | 知道 |